太子參是一味藥性平和、氣陰兼補、老少皆宜的清補良藥。
相傳春秋時期,鄭國一位國王的兒子,年五歲,天資聰慧,深得國王垂愛。年邁的國王有意傳位于他,但這位王子卻體質嬌弱,時不時生病,宮中太醫屢治不效,國王為此愁心不已。于是張榜遍求補益之藥,并懸以重賞。一時間,各地薦醫獻寶者絡繹不絕,但皆是太醫曾用的補藥,未被采納。一天,一位白發老者揭榜并獻了藥,聲稱非為懸賞,而為王子貴體與國家大計著想。國王對老者說:“爾誠心可鑒,然若藥不靈驗,怕有欺上之罪吧。”老者十分把握地笑道:“王子貴體稚嫩,難受峻補之藥,需漸進徐圖。老朽獻此藥,服百日必當見效。”國王點頭,命宮人驗明老者身份待日后尋究,并令王子如法服用老者所獻之藥。3個月過后,王子恢復健康,形體豐滿。此時,國王始信老者所言,大喜,晉封王子為太子,又急尋老者以封賞,但老者已行蹤難覓。國王問老者所獻之藥何名,眾皆搖頭。一位大臣曰:“藥有參類之性,拯挽太子之身,就叫太子參吧”。國王準,于是名傳至今。
太子參乃石竹科植物孩兒參的塊根,盛夏采挖入藥質量最佳。中醫認為,其性味甘而微苦,功擅補氣生津,健脾養胃,尤以清補、平補而見長,可治療陰虛、津傷引起的食少倦怠、咳嗽痰少、心悸不眠等病癥,對炎夏氣津兩傷以及久病體弱、慢性病患者更為適宜。除入煎劑外,本品也可通過浸酒、熬粥、泡茶、研末等用法來養生防病,少量、久服效卓?,F代還用它治療慢性胃炎、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