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苦甘辛咸五味,寒熱溫涼四性,一直是中醫應用中藥的基本原理與原則,對其進行現代詮釋是中醫藥研究的熱點之一。日前,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匡海學、楊炳友、王秋紅等完成的“中藥藥性理論研究模式的構建及應用”研究獲得2013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該研究突破傳統“一藥一性”的中藥性味理論,創造性提出“中藥一味一氣,一藥X味Y性(Y≤X)”的中藥性味理論新假說,并通過研究證實了該假說的客觀性,極具應用價值。
本研究首次通過實驗研究闡明了中藥性(氣)味的本質及四性(氣)與五味的關系,即中藥(包括中藥性味組分、性味拆分組分或化合物)同時具有性(氣)與味;五味主要與中藥的具體功效相關,四性(氣)主要與機體的能量代謝、物質代謝相聯系;藥性(氣)以寒(涼)、熱(溫)兩個方面表達,并可以主要通過其對機體的能量代謝、物質代謝的影響(宏觀的正常或寒熱動物模型實驗以及代謝組學等研究方法等)予以評價歸屬。據此,研究人員探索出“中藥性味可拆分性、可組合性”的中藥性味理論研究新方法,并對研究思路、研究內容、具體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注意事項等進行了規范。同時,創新性地將傳統的性味評價方法與基于生物標記物的代謝組學等現代方法相結合,構建出基于代謝組學生物標記物的中藥寒性、熱性預測模型,可有效用于中藥寒、涼、熱、溫四性的歸屬,充實和完善了中藥四性歸屬的評價方法;凝練并明確了一組與中藥性味理論相關的新概念及其內涵;構建出中藥性味理論研究新模式,為中藥藥性理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學平臺。
根據上述研究模式,課題組分別闡明了吳茱萸和麻黃的辛味和苦味的物質基礎;證實吳茱萸的辛味與苦味均具有溫性,而麻黃的辛味具有溫性,苦味物質基礎(新發現的、具很強免疫抑制作用的多糖組分)具有涼(寒)性;證明吳茱萸性味的精細結構為苦溫、辛溫,麻黃性味的精細結構為辛溫、苦涼(寒)。首次發現并證明洋金花不是傳統的單性味中藥,而是兼具辛味和苦味的復合味中藥;闡明其辛味物質基礎是生物堿組分,具有溫性,其苦味物質基礎是對銀屑病具有良好治療效果的醉茄內酯類和黃酮類成分,具有涼(或寒)性;證實洋金花性味的精細結構為:辛溫、苦涼(或寒)?;诮浄?ldquo;左金丸”和“吳茱萸湯”配伍規律的吳茱萸各性味拆分組分的可組合性研究結果證明,在方劑中,吳茱萸辛味組分和苦味組分分別可代替吳茱萸原藥材而起到相應的配伍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項目構建了基于中藥藥性理論的新藥發現新途徑與新方法,并從麻黃和吳茱萸中發現了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可供研發創新藥物的多種性味拆分組分。其中,首次發現麻黃中的酸性多糖具有很強的免疫抑制作用,對過敏性哮喘、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慢性腎炎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并闡明了14種新多糖的化學結構及作用機理。